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更新 游戏更新

第五人格庄子怎么玩的-第五人格庄子怎么玩

tamoadmin 2024-10-10 人已围观

简介1.庄子的人生态度2.庄子《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4.庄子为什么伟大5.庄子的性格特点庄子的人生态度庄子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所谓少私,庄子认为,人对物欲的“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人有私心,必然会伤身害命。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没有私欲的心态,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劳成疾。 所谓清静,庄子重视修心养性,认为人的心境

1.庄子的人生态度

2.庄子《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4.庄子为什么伟大

5.庄子的性格特点

庄子的人生态度

第五人格庄子怎么玩的-第五人格庄子怎么玩

庄子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

所谓少私,庄子认为,人对物欲的“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人有私心,必然会伤身害命。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没有私欲的心态,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劳成疾。

所谓清静,庄子重视修心养性,认为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平衡,若是整天忙得神不守舍,难于达到静的状态,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所谓寡欲,庄子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的要求,对这些欲望应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放纵。并且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

所谓乐观,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人都渴望能够逍遥自在的生活,可事实上我们常被前程、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人间俗事搞得焦头烂额。而庄子却给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醒世良言,让我们磅博万物,逍遥人世。

1、《庄子`盗跖》中言“势为天子而不以贵人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主要强调从政者必须清心寡欲,居安思危,不为富贵、权势所累。

2、《庄子`齐物论》中言“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我们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切不可朝三暮四。

3`、《庄子`德充符》中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我们不但要求同存异,还须化异为同,超越得失之心。

4、《庄子`人间世》中言“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告诫我们不浪费时间,把握现在,乐在其中。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在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要用此生的光阴去追逐了;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命运中达不到的目标。

5、《庄子?知北游》篇中说:“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其中发表的主要观点是:我们面对外在世界,应该通达和顺应;而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

6、《庄子?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经验:老人讲了他虽年事以高仍面如孩童的原因是因为他以悟到道了——道有七个间段:一为“外天下”,二为“外物”,三为“外生”,四为“朝彻”,五为“见独”,六为“无古今”,七为“不不生”。当达到第七重时,也就是追求到了人生的永恒。

“忘乎物,忘乎夭,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只有彻底地忘,才能彻底地摆脱物性世界的束缚,进入豁然开朗的精神天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

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庄子深信,这样的神游是人生的极境。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至真至美的境界,所达到的是“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至高无上的审美意境,所获得的则是同于大通的审美大愉悦。

“乘云气,御飞龙,而遨乎四海之外”(《逍遥游),他渴望摆脱一切有形的外物的束缚,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逍遥。而庄子告诉我们要达到这种逍遥境界,就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对人与自我、人与本性的分离,反对人被外物所驱使、控制,迷失在社会之中和金钱、名利、灯红酒绿之中,主张不役于物,也不强求外物随自己的意志发展,对外物,抱者宽容、顺其自然的心态。"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丧己于物",不"以物易其性",不"以仁义易其性",应"形体保神","法天贵真",保持人格的纯洁性、独立性。

庄子《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此文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腐败的社会背景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并且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特点:

1、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

在庄子的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庄子理想人格所趋向的精神境界就是对这种人生困境的超脱,即摆脱各种精神纷扰,建立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这是真实和理智的。

2、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理想性。

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本质内容是对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因而具有理想的性质。庄子主要是从个人的无负累的心境状态、或逍遥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自由的。这种感受只能以某种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显现;这种心境也只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个人孤独生活的精神理想。

3、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幻想性。

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精神自由,是一种情态自由,一种理想性质的心境,它本身因为缺乏具体的、用来作界定的理论概念,而难以得到更明确的表述和更深入的揭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超凡脱俗的神话形象来表达“道”的思想观念,描绘“逍遥”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百度百科-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圣人无名”,是全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曰”至结尾,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从“有所待”达到“无所待”的精神境界。《逍遥游》中庄子运用了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现。首先,庄子指出,大舟靠着积水之深才能航行,大鹏只有“培风”才能翱翔,因此他们都是“有所待者”。

再如,庄子认为宋荣子的思想仍然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并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因而不是真正的“无待”。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与惠子关于如何看待“大瓠”与“大树”之用的两段对话阐述了关于“无用”和“大用”的观点。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回以故事作为启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种大葫芦作为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

由此可见,庄子很注重事物的内在使用价值,“无用”是事物的外在价值,而“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扩展资料:

《逍遥游》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鄙视高官厚禄、抱皇恩厚爵,否定现实,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

对统治者以功爵笼络贤能的伪善给予深刻的揭露,对后世散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寓言体论说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全文构思精巧,善于使想象与现实结合,善于使对话与阐理结合,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之有味味无穷成了庄子著作构思的特点。文章围绕着逍遥安排了设喻、阐理、表述三个部分。

在设喻中,以鹏与鷃都无知借风力飞翔这一事实,各自显示傲慢得意的形态;顺势转入第二部分阐理上,从政的高官贵人平庸地显示自己的才能,像鷃雀的渺小可怜,最后提出靠豁达、无所求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自由虚无的境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逍遥游)

庄子为什么伟大

问题一: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庄子很伟大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

问题二:庄子,为什么而活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问题三:庄子的作品为什么被称作文学的哲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望采纳

问题四:庄子的后世评价 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司马迁(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李白(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白居易(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王安石(宋):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苏轼(宋):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徐渭(明):庄周轻生,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金圣叹(清):认定为“天下奇书。”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于丹: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如果用一种温度形容庄子的话,《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说得有点玄妙,却没有跳出儒道相争的泥潭。

问题五: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哲学思想

(1)其宇宙观和认识论。庄子没有专论宇宙观的文章,只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两篇中涉及到。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大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对道的解释,把“道法自然”的老子学说继承下来。他明确地阐述了道的本质作用:“道”是“有情有信”,但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是宇宙的本体,产生万物的根源,道是超时间、空间的绝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的作用特别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他认为道的本质是物质的,是混浊状态的“气”,而这“气”没有固定的形态,叫做“无”。这种物质性的道,就是世界根源。庄周的道,实际上是指主观意识之外的,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的宇宙精神。

《庄子》还讲到“道”可生万物,对宇宙形成进行了探索。在《天运》篇中举出了天地运行,日月其争,云雨转换等自然现象,提出了大量的物与物的运行问题,但最后解释为物的产生归于道了。最终把物说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物质,有时可以合而为一,没有什么区别。庄周还认为“物”可分化,分化就是生成,生成也就是毁灭。“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他把“物有分”,和“齐生”化为一体,说明了他的观点的一致性。

《庄子》在《追逐游》、《秋水》、《在宥》、《天地》等篇中,还阐述了“无己”、“无功”和“无名”的概念。“无己”是把自己看成是虚幻的。在头脑中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都忘掉。“无功”、“无名”就是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

此外,在其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具体讲就是,君主治理天下,没有比无为而治更好的了。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他举例说,古代君王管理天下,毫无欲望,无所作为,天下财富足。君主只有运用无为之道,天下才能大治。在《天道》篇中说:“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不处于帝王职位而被天下人仰慕的道德品质)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隐士)服,以此进为(做官)而抚世(统治人民),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统一)。”这段话说明,不绝对反对功名.而把“无为”当作最大的功名。

《庄子》书中从“无”的论点出发,进而又否认是非、大小、贵贱,有用无用的区别。所以世间也就没有了对错之分,没有客观标准判断是非。《齐物论》中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是典型的相对论观点。从上述可见,《庄子》“道”可以生万物,万物最终化为乌有。从不可体察的道产生了世间不可认识的万物,最后达到“无待”,达到了绝对的“无”。

《庄子》书中哲学主体“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是一种消极的治世思想。但在庄周所处的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

(2)《庄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深刻,这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首先,认为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运动。在《天道》篇中说:“天道运(运动)而无所积(停滞),故万物成(生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归附);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指出天道的运动,王道的运动是时刻不停的。而运动的动力在自身。在《秋水》篇中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天地、王道、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

《庄子》书中的对立统一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在宥》、《秋水》、《......>>

问题六: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一句话概括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

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瞎引用一下主席的诗词了)。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

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方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

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问题七:庄子是谁 中国古代哲学家。

老子、庄子,二人合称“老庄”,是道教的核心思想的创立者。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性格特点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我还是建议楼主自己好好读读庄子 在这里 我只能取一家之言 仅供楼主借鉴

从工夫修养看庄子「道」的性格

撰者王邦雄

一、前言

写庄子难,一者庄子多寓言,论道说理,重在解消,而不在构成,概念抓不住,体系也就架构不出来;二者庄子有内篇与外杂篇的分异,在历史定位与思想传承上,颇多争议。以内篇为主,当然纯净多了,却割舍了原本的丰富性,若引进外杂篇,则不免驳杂,且道在生命之外,成了超绝的存在,而与主体有隔。本篇论文之写作,不另做版本年代的重新考察,这一方面刘笑敢与张横寿两位先生,已有了扎实而可观的成果出来。

不过,倘若以外、杂篇说庄子,而以内篇说后期庄学,则庄子顿成「唯物主义的哲学」,而庄子后学反成「唯心主义的哲学」了。若单以内篇,甚或包括外杂篇所谓述庄派的整体来统说庄子,则有所谓「主观唯心主义」的论定,而与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做一简别。可见内篇与外杂篇之间,确实存在著思想观点,甚至理论体系的歧异,若不在原典素材上,先做界定,任何讨论辨析,仍难有交集。故仅站在老前庄后,且内篇是庄子学,而外杂篇是庄子后学的立场,对庄子的思想,做一厘清与建构,试图在当代庄学研究的重说纷纭当中,找到可以消解争论而自成体系的诠释。

当代庄学研究,系统论著尚不多见,本篇论文志在检讨刘笑敢先生在《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的专文当中,对冯友兰与牟宗三两位先生的批判观点,来进行两方面的讨论,一是庄子的道,是本体论意义,还是认识论意义?二是这一形上之道,是实有形态,还是境界形态?舍此而外,并检讨崔大华先生在《庄学研》专著当中,对「道的三层意义」的诠释观点,一是构成万物的基始?臐A二是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A三是宇宙最后的根源?D,从气的万化到物的自化,再到道的本根的理路架构,是否可以成立?在理论体系的研讨之后,即可检证当代学者对庄子人生境界的评断,是否如实合理?

吾人要问的是,像逍遥游这样的无待境界,果真是子虚乌有,纯任想像的吗?甚至可以说是自欺欺人的幻想,所谓精神胜利法的精致混世主义吗?

要回答此等负面式的论断,则得回归庄子「心斋」与「坐忘」的修养工夫,通过主体的修证体现,开显了「道」的境界,与是实有形态还是境界形态的疑虑,二者可以解消主观想像,甚至是幻想混世的贬抑评价。

最后,此一由修养工夫体现形上境界的解释系统,则汇归於牟宗三先生的「纵贯横讲」的观点,来做一反思,以求在当代庄学研究的各家诤论间,找到可以消解困难,而言之成理的解释。

二、齐物论的道是存有论意义而不是认识论意义

依据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刘笑敢先生对庄子思想的诠释,乃经由〈齐物论〉的认识论意义,与〈大宗师〉的本体论意义的分判,兵分两路切入,去探索庄子之道的不同性格。云:

区分〈齐物论〉中的道,与〈大宗师〉中的道,也并不是全新的见解。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网》中,就是把〈大宗师〉与〈齐物论〉中的道分别放在本根论与认识论中加以阐述的。

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最高的认识,前者是道的实体意义,即自然观中的道,后者是道的认识论意义,即认识论中的道。

道既是世界的起源,又是万物的根源,这说明在老庄那里,道既是宇宙论的意义,又有本体论的意义。

问题是,本体论宇宙论意义的道,若仅与认识论意义的道,接头联贯起来,会转成独断论。因为庄子认定经由心知,根本无以认识「道」的全貌与真象,且〈齐物论〉所探究的「道」,不在透显认识论的真理,而在反省认识论的局限。故以〈齐物论〉通向〈大宗师〉,做为本体论或宇宙论意义的道,仅是想当然正的设定一宇宙的本原,来做为万物生成的总原理。故有如下的断语:

他把自己虚构的无差别性赋予世界的本根,又反过来以本根的无差别性作为自己所追求的认识和修养的最高目标。

由此说道,不仅独断,抑且是循环论证了。又云:

庄子的道,是世界的根源和依据,道的主要特点是绝对性和无目的性,道是绝对化的构思的产物。……是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的绝对的思想观念,是绝对化的观念性实体。

经由认识论的进路,道是虚构的思想观念,且是极为抽象的观念。抽象观念是心知的产物,可以普遍的认识万物,却不能生成万物,观念性实体再绝对化,也不能自本自根,生天生地。道不能解释自己的存在,又如何解释万物的存在?

实则,庄子齐物论的用心,在通过「万窍怒呺」的寓言,逼显天籁,做为「众窍是已」的地籁,与「比竹是已」的人籁的存有论基础。万籁「咸其自取」,皆从「怒者其谁」而来,所以地籁人籁皆是天籁的彰显,这是存有的同体肯定。此有如老子所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大,所以道生成的天地人,一体皆大。

有声之声的「吹万不同」,由无声之声的「大块噫气」而来,有形之我的「百骸九窍六藏」在「吾谁与为亲」的逼问间,证存无形之我的「真君」来,问题在,地籁有窍,人籁有形,一者「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二者「其形化,其心与之然」,无形之我的真君,会有心知的作用,执著自身的形,故「成形」而有彼是之分,「形化」而有生之别,在「其心与之然」的心知构成中,本来只是分个彼此,却把指称的「是」,转成评价的「是」,我是对的,跟我不同的彼是错的,彼是之分遂成是非之别;而生只是「形化」的不同样态,却转成生是可喜,是可悲之悦生恶的好恶来。如是,是非之执与生之惑,就此成了人生的两大困苦。地籁之和与人籁之真,就此隐退不见。故云: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於小成,言隐於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

这一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对现状的反省,当「道」会有真假之分的时候,意谓「道」已隐退,当「言」会有是非之争的时候,意「言」已退藏;而所以会有这样的评断,是依据第二层的意思,道何往而不存,言何存而不可,正面的说,是存有的同体肯定,道所往皆存,言所存皆可,这才是道的全貌真象,地籁之全与人籁之真,皆是天籁的道;第三层的意思,再探问是什麼导致大道的隐退与真言的退藏,关键在「道」的小成与「言」的荣华。而小成与荣华,都由心知的分别与构成而来,故云: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齐物论〉)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齐物论〉)

本来,道所在皆存,言所存皆可,所以又说:「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齐物论〉)不过,分别心所执著构成的是封界与定常,肯定了自己却抹杀了别人,儒墨的是非,就由此而来,儒自是而非墨,墨自是而非儒,大道隐退,体道的真言也不见了,且由是非转向好恶,所以说爱之所以成。依庄子的反省,经由心知的认识,是毁了道的整全,是道的亏,也是道的隐,因为,心知认识有几个限制,云: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齐物论〉)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齐物论〉)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齐物论〉)

万物的存在,都落在万窍有形的相对中;而是非是相对而立,相因而成,互以对方为条件而成立;而这样的是非,是各成一套,且是无穷无尽的纷扰争端。故云: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

其行尽如驰,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奚益?(〈齐物论〉)

故庄子试图在「儒墨之是非」的小成荣华间跳开,找到儒墨两行之道,云: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於天。(〈齐物论〉)

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齐物论〉)

只有跳开彼是相对与自以为是的心知格局,站在道的枢纽,以天的清明,来观照万窍众形的地籁人籁,就可以照现大道真言的全貌真象。故云: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

物固有所然所可,是人籁之真,无物不然不可,是地之全与地之和。而照之於天的超越,则奠基莫若以明的内在修养。故云: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齐物论〉)

莫若以明,就是葆光,照之於天,就是天府。心知的执著构成解消,则心归於虚静清明,心灵虚静有如天府奥藏,注入不会满溢,酌出也不会枯竭,这样深藏的光明,可以朗现不言之辩与不道之道,而此一最高理境的开显,万窍众形的地籁人籁,也就可以有一个依止停靠的极之地了。

由是而言,〈齐物论〉正遮拨了通过心知而认识道的可能,所谓认识论意义的道,在此难证成。或许,经由修养论的工夫进程,由「知」进为「不知」,而「不知」才「能知」,此是照之於天,莫若以明的知,是天府葆光的知,道通为一的知,而不是因是因非的知,有成有毁的知,这样的「知」,才能观照生天生地的道,而不会是抽象化的,绝对化的观念性实体。

此外,刘笑敢先生批判冯友兰先生「道即全」而「全即无」的说法,把主观的意境与世界的本根当成一事,混淆了道之两种不同的基本意义。倘若,道即全,是意谓天籁就在地籁之全中彰显,而全即无,是谓通过心的虚灵,而照现道的整全,则冯友兰先生此一诠释,自有洞见在,可惜的是,他把道的全说成主观的意境,而不是存有论的意义,且全在无,又是逻辑的意义而不是工夫论的意义,遂与〈齐物论〉的旨趣错身而过。

三、大宗师的道是修养工夫体现的境界形态

刘笑敢先生依据「道常与言相提并论,不常与物对举」来分判〈齐物论〉的道是认识论意义而〈大宗师〉的道是宇宙论意义,实则,道与言并论对举,旨在排除概念思辩去认识道的可能性,倘若,仅因「道隐於小成;言隐於荣华」;「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连言对举,即断定道是认识论意义,那麼,老子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也成了认识论意义的道了吗?「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的道,与「失道而后德」(三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十八章)的道,会有不同的意义吗?道的失废,道的亏隐,皆是人有心有知而失落亏损,道的自身,依旧「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不改「道大」的本来面貌。

今引庄子内篇两段话做一解析考察,云: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於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齐物论〉)

这两段话,一论道,一论心,一是形上实体,一是形上实体,一是生命主体,二者皆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故可传可得,却不可受不可见。问题是,既无为无形,怎可说有情有信,既不得其朕,怎能断言可行已信?道的本身是无为无形,而道的作用却有情有信。此中关键,在从「可行」的道的作用中,去获致「已信」的道的实存。因为百骸九窍六藏,皆为臣妾,又不能递相为君臣,就从生命现象的统一的「可行」中,去「已信 」的论定「其有真君存焉」,再就自然现象的生天生地的神鬼神帝的「可行」中,去「已信」的论证「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的道,这样为天地万物找到了存在的根源,诚然有本体宇宙论的意义。问题是,仅有形式的意义。故严复云:

自「夫道」以下数百言,皆颂叹道妙之词,然是庄文最无内心处,不必深加研究。

刘笑敢先生据以论断本体论或宇宙论意义的这一段话,确是内篇所仅见在生命主体之外客观去论道的例外。倘若未有修养工夫去体现的话,将成理论的预设而已!

故〈大宗师〉开宗明义即畅发「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基本观点,云: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这一段话,似乎直接回应〈齐物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的说法,只是把义理拉开析论而已!此中有几层意思可说:

1、人格修养的最高理境,是既知天又知人。

2、知天知人,从天之所为人之所为来知。

3、天之所为在「天而生」,是天的生成作用。

4、人是天生而有,是天生本真,故知天之所为,在知人之所为。

5、问题是在,如何知人之所为?天生本真的人,会因心知的执取陷溺而

失其真,故知人之所为,在消解人为造作的「知」,而回归天生自然的「不知」,这就是心的修养工夫。

6、知之所知是心知构成的分别心,是成心之知,知之所不知是照之於天,

莫若以明的道心之知。

7、不知是真人,真人有真知,是从天生本真去知天生本有,所知的是天。

简约言之,从「可行」中获知「已信」,有四个进程:

1、至人在知天知人。

2、知天在知人。

3、知人在养心。

4、养心在从知养到不知。

不知是葆光,也是天府,老子云:「知不知,上。」(七十一章)由知进为不知,是上等境界,不知一如不德不仁,「不」是化解超越的修养工夫。

修养论的展开,主要在「心斋」(〈人间世〉)与坐忘(〈大宗师〉),不过,冯友兰先生把心斋的工夫排除在庄学之外,云:

〈人间世〉就不合乎庄子所以为庄者。〈人间世〉所讲的心斋和〈大宗师〉所讲的坐忘不同。坐忘是合乎庄之所以为庄者,心斋就不合。

而做此判定的理由在:

心斋的方法是宋尹学派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心中无知无欲,达到虚而静的情况。在这种情况,精气就集中起来,这就是所谓唯道集虚。

去掉思虑和欲望,就是所谓的心斋。

坐忘的方法是靠否定知识中的一切分别,把它们都忘了,以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这是真正庄子学派的方法。

显然,关键在「听之以气」与「唯道集虚」,所「精气就集中起来」,如此解读堪称荒谬,悖离原典脉络中的意义。气是精气,听之以气,岂不是将唯心主义思想的庄子,变成稷下黄老学派的唯物主义思想了?

今就庄子内篇所言的「气」,来做一考察: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齐物论〉)

兽不择音,气息茀然。(〈人间世〉)

阴阳之气又沴。(〈大宗师〉)

游乎天地之一气。(〈大宗师〉)

吾乡示之以太冲莫朕,是殆见吾衡气机也。(〈应帝王〉)

气是天地一气,阴阳二气,是大块吐出的气息,是人物呼吸的气息,甚至是在杜德机与善德机之间,又有又无二者平衡的生命气象,皆未有宇宙生成论的意义。崔大华先生「构成万物的基始一气」的说法,主要依据在外杂篇,如「通天下一气耳」,出自〈知北游〉,而「始乎阳,常杂乎阴」,虽出乎〈人间世〉,旨在解析「以巧斗力」的出乎光明终归阴暗的人为扭曲,而不是自然气象的阳刚阴柔的功能作用。

「气」而有理论系统中的意义,端在〈人间世〉对儒门外王学问的深层反省: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

以颜回德厚信诚与名闻不争的修养,孔子仍判定「若殆往而刑耳」,问题是出在「未达」,你在他的生命之外,则你身上所有的美德善行,皆反显对方的不善不美,等同带来灾难的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所以内圣不一定可以外王,绝圣而后圣功全,达人心达人气之道,就在心斋的修养工夫: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虚也。(〈人间世〉)

这一段话,正可以回应〈齐物论〉「万窍恕呺」的存有肯定,天籁、地籁与人籁的自然美好,要如何听闻拥有,且可与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孟子.告子篇》)相互发明,由耳而心,由心而气,与由言而心,由心而气的功夫序列,可谓一致,不同在告子的气是就自然生命说,庄子的气却专就无心说。

耳止於听,耳听的功能在听到外来的声音,心止於符,心知的功能在执取物象而构成是非。前者被牵引而去,生命流落於外,后者执著於内,会自我责求也压迫他人符合心知的标准,是所谓的「执而不化」与「胡所以及化」,「化」才能「达」。

庄子内篇言「化」者,亦少宇宙生成论的意义,如: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德充符〉)

浸假而化予之左以为难,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鹗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而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叱,避,无怛化。(〈大宗师〉)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大宗师〉)

万物之所系,一化之所待乎?(〈大宗师〉)

安排而去化。(〈大宗师〉)

化贷万物而民弗恃。(〈应帝王〉)

化有二义,一为人格修养的转化,一为自然物象的变化,然似未有崔大华先生所谓「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一化」的确切说明,仅泛说一气之化或万物的变化,而未论及变化的规律或生成的过程。

人格修养的转化,就是心灵做斋戒,把执著化掉。此中「听之以心」,要由「无听之以耳」来理解,「听之以气」也要由「无听之以心」来理解。「无」是工夫的意义,依「有翼飞」与「无翼飞」,「有知知」与「无知知」的超越分解来看,「听之以耳」是以「有耳听」,「听之以心」则是以「无耳听」;「听之以心」是以「有心听」,「听之以气」则是以「无心听」。这样的理解,正合乎庄子自身「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与「虚者心斋也」的界定。

虚是无心,无心静观而万物自得。虚而待物,可与「虚室生白」统合求解,虚室无心,照物等同生物,这是道家意义的生。而「唯道集虚」,亦可与「吉祥止止」对看分析,天道当然吉祥美好,集是众鸟归止,集虚等同止止 ,集於虚而止於止,依「惟止能止众止」(〈德充符〉)来思考,惟虚能集众虚,「唯道集虚」是说「道」唯在主体的虚静观照中开显,无心照物,虚室生白,照现人籁之真奥藏地籁之全,存全地籁之和,而天籁就在人籁之真与地籁之和中开显。

倘若「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心不斋戒,心不虚静,则虽坐犹驰,故要做「坐忘」的工夫。庄子云:

堕肢体 ,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堕肢体是离形,黜聪明是去知,与「心斋」比观,无听之以耳是离形,无听之以心是去知,而听之以气、虚而待物则是同于大通的坐忘境界。

依「其形化,其心与之然」(〈齐物论〉)来说,心知是心执著形。心在形中是人的存在处境,心与形不可分离,离形不是不要形体,去知也不是不要心灵,而是心灵不执著形体,从形体的放开说离形,从心灵的自在说去知,二者一体,故做工夫要一体并行,在离形中去知,在去知中离形,看似两截,实则贯通为一。此如同听之以心就要无听之以耳,听之以气就要无听之以心一般的同时展开。

由上述分析,可以澄清冯友兰先生对〈人间世〉的疑虑,证成心斋与坐忘,皆是庄之所以为庄的修养工夫。

听之以气,可与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五章)做比较思考,老子另章云:「心使气曰强。」(五十五章)物壮强行是不道早已,而强是心知介入气,心知鼓动气,故人生修养在心不使气,心知退出,而气回归气的自己,回归气的自然,就是专气,心不干预不扰乱,气自然柔和,一如婴儿般的纯真。庄子听之以气是老子的专气,庄子的无听之以心,就是老子的心不使气。

所谓气,不必解为精气,反而失去道家本有的义理,唯道集虚,一如「德者,成和之修也」(〈德充符〉)可与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对著,看两家论道说德,已有不同,老子强调道生德养的生成作用,庄子著重在集虚成和的人格修养,德行天真成於吾心虚静平和的修养,天道就在主体生命的虚静观照中开显临现,何苦解为把精气集中起来,反而不可理解。

我们不能为了解释方便,而大刀阔斧砍掉庄子的「人间世」,那将失去人间修养的道场,没有了人间艰苦与人间烟火的考验试鍊,工夫论出不来,逍遥游的生命境界,与齐物论的同体肯定,也就开不出来,且人生理境真的成了自欺欺人自我醉的幻想了。

四、结论

由生命主体的修养工夫,不管是心斋或坐忘,所体现开显的道,不是纵贯纵讲的实有形态,而是纵贯横讲的境界形态。牟宗三先生云:

道家也有道家式的存有论,它的形上学是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境界形态是纵贯横讲,横的一面在工夫上,工夫是纬线。

主观上的心境修养到什麼程度,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都上升,就达到什麼程度,这就是境界。

道家实有层上实有这个概念是从主观作用上的境界而透显出来,或者说是透映出来,而置定在那里以为客观的实有,好像真有一个东西(本体)叫做「无」。其实这个置定根本是虚妄,是一个姿态。

刘笑敢先生所谓的认识论意义的道,是横讲的道,从人的主体去修证体现的道,而本体论或宇宙论意义的道,是纵贯的道,却仅是无心虚静的照现的理境姿态而已!横讲的道,体现开显了纵贯的道,二者一体呈现,才是庄子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全貌真象。这一方面,刘笑敢先生也有深入的体会,云:

庄子把体道当做最高的精神境界,又把体道当做最高的认识。……中国的古代哲学家,一般都认为认识方法与德行的修养是相依不离的,……甚或合而为一的。

此外,李泽厚先生也有独到的见解,云:

他之所以讲道讲天讲无为讲自然等等,如同他讲那麼多的谬悠之说一样,那麼多的寓言故事一样,都只是为了突出地树立一种理想人格的标本,所以他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他把人做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而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主观的意境,只是万物的根本。」与牟宗三先生也有异曲同工的知解妙悟之处。

本论文对现代庄学研究,做一回顾的总反省,而归结到牟宗三先生的纵贯横讲,庄子的思想在这一诠释系之下,似乎可以得到较为真切而整体的安立。